(通讯员 汤敏)7月20日下午,在学院二楼会议室,公司新闻系召开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暨校级示范教研室建设研讨会。新闻系主任吴果中教授主持会议,副经理肖燕雄与会指导。
围绕2019-2021年新闻学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和校级示范教研室建设任务的阶段性总结和部署、教改任务中的课程与教材建设、教师的教学科研发展,以及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的人才培养方案等议题,新闻系全体教师积极发言,献计献策。
吴果中主任首先就2019-2021两个学年的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和教研室建设任务的阶段性成果进行了总结,并对未来有待完成的任务进行了部署。2019-2020学年,新闻系较为圆满地完成了一流本科专业建设项目的既定任务要求。未来2020-2021学年,除了继续完成与上一年度相同的建设任务外,还将逐步将新闻实验班的人才培养模式推广到整个新闻学专业,并在多方参考人大、复旦、华科等院校的新闻传播学大类专业培养方案后,制定出“大类招生、大类培养”教改趋势下的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的人才培养方案。在教改课程与教材建设方面,要加强《新闻评论》《新闻采访与写作》《深度报道》这三门重点课程的建设,继续建设好两门在线课程,并逐步解决好《全媒体编辑》《新闻摄影》《媒介融合操作实务》《定量研究与数据分析》等新课程的教师引进与课程建设问题。
就如何落实“大类招生、大类培养”教改趋势中的教材建设任务,肖燕雄副经理给出了几点指导意见。他指出,围绕近年来新闻系的教师教改成果与员工的实践成果,可以将典型的教学案例、优秀教改论文、优秀的员工作品等汇编成系列教参材料,供全系教师使用和员工参考学习。比如《老员工读书引导读本》便可吸纳与总结近几年新闻实验班读书报告会的探索经验与成果,修订出第二版。此外,可围绕“中外新闻史专题”、“新闻采访与写作”、“传播伦理与法规”等核心课程,撰写或编撰出融合型的课程教材,以吸纳和梳理授课教师近年来的优质授课内容、教学案例和研究成果。
会上,罗新星老师还就如何将最新教育理念与政策精神融入教改课题申请做了分享发言,而如何将这一点体现在教改与专业建设的全过程,也是为吴果中主任所强调的。罗新星老师认为,教学改革课题的申请,要将对教学形式层面的提升转化为与新文科建设理念和卓越新闻人才培养理念相结合、与学科其他课程和整体人才培养体系相结合的状态,全面提升新闻人才的培养能力,培养全媒体时代全能型的、具有国际视野因而能更好讲述与传播中国故事的新闻人才;同时要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融入到教学过程,强化新闻真实性的原则思想,让教学主动对接主流媒体;而从课程本身来说,要善于利用优质教学资源,借助信息化手段改造传统课堂。
就教师与教学课程匹配等教师教学发展问题,吴果中主任指出了目前面临的一个问题,那就是想要开的新课无合适的老师上,而新进教师的教学课程尚未完全敲定。对此,徐新平教授给出三点建议和意见。他认为,大学老师要做到能上好三门及三门以上的专业课;要有全局意识和服从意识;要有开辟意识和开创精神。大学老师上课不能守着狭窄的一亩三分地,比如历史新闻学、理论新闻学和实务新闻学都懂、都能上好课的新闻系教授才是真正的新闻系教授。因此不能因人定课,而要因课定人。
会上,新闻教师还就专业展映的恢复和加强、“第二课堂”的开辟、实践教学的加强等议题进行了发言、讨论。
新闻系全体教师参加了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