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员工发展  |  
员工工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员工发展 > 学工动态 > 员工工作 > 正文
弘扬传统文化,助力宗祠转型
发布时间:2023-07-12  点击数:  

(通讯员王秀花 黄馨瑶)“中国宗祠文化之都”——洞口,因拥有全国最大宗祠建筑群而得名,这里宗祠建筑结构完整,民俗风采和地域特色突出,形成我国一道稀有的宗祠文化奇观盛景。7月9日上午,公司“田野青春,助力乡兴”实践团前往洞口县深入了解宗祠发展现状。

据了解洞口祠堂众多,最多的时候高达几百个,现今尚存祠堂40个左右。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个,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个,市县级若干,遍布全县各地。

在提及洞口的宗祠文化时,文化管理保护中心主任刘彪表示政府对祠堂文化日趋重视,近年来洞口县在保护修缮的基础上,大力发挥祠堂的公共价值。他将洞口的祠堂价值总结为三点:一是家族文化历史价值,洞口的祠堂建设最早可以追溯至元代,历史悠久。作为以姓氏为纽带的家族氏社会管理单位,祠堂凝聚着家族力量。家族中的家风、家规,小到日常生活的约定,大到民族情怀,至今仍对家族成员起到约束作用。二是祠堂的建筑工艺价值。洞口县祠堂建筑颇具特色,大多属于古建筑的行列,综合运用了木雕、石刻、彩绘、泥塑、堆瓦等多种传统技艺,艺术风格多种多样、精彩纷呈。三是祠堂涉及国家命运。洞口县的众多祠堂曾在上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作为军队战略点发挥着作用。长征时红军战士们曾在祠堂驻扎,现今有如萧氏宗祠等祠堂仍保留着红军标语。洞口县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最后一战的雪峰山会战发生地之一,祠堂在其中承担了指挥所,战后医院等功能。

在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下,关于祠堂的转型问题,刘彪向实践团成员提供了两个范例:一是位于高沙镇的曾氏宗祠,实行祠堂变学堂战略,充分发挥祠堂的文化教育功能,邀请文史专家授课传统文化、国学经典,每年都吸引了几万人的参观。二是位于石江镇的王氏宗祠,每年都会有戏剧班子在祠堂里义务演出,持续时间长达几个月,村民们可免费听戏,充分发挥了祠堂文化娱乐功能,丰富了村民们的精神生活。刘彪表示洞口县的宗祠文化建设充分发挥了信仰的力量,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利于团结群众,凝聚共识。

通过此次调研实践团进一步了解乡村祠堂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功能与意义的转型情况,为探索乡村祠堂在现代乡村文化发展中的发展路径提供了思路。

上一篇:[新传院] 59白菜专区论坛主页学子下乡:调研走访民情 寻路乡村振兴 下一篇:师大学子走入大瑶山,助力中医药文化传播

版权所有 59白菜专区论坛总站 - 59白菜专区论坛主页

地址:湖南长沙市岳麓区麓山路36号 | 邮政编码:410081 | 电话:0731-88872389 | 传真:0731-88872389

电子邮件:xw@hunnu.edu.cn   网址:http: